当前位置:

艾新华:关于设立民族文化节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来源:红网慈利分站 作者:政协慈利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秘书处 编辑:redcloud 2018-01-02 16:43:49
—分享—

  

 

  艾新华

  各位委员:

  就卓耀楚等委员提出的《关于设立民族文化节,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作如下发言:

  慈利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县,是一个发展势头强劲的旅游强县,充分挖掘本县人文资源,设立富有慈利特色的民族文化节,既有可行性也有必要性,对于充分绽放县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育经济发展的弹跳点和增长极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设立民族文化节的重要意义

  (一)设立民族文化节是传承民族特色文化的需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深入阐发文化精髓,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加大投资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自信,要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慈利人民在二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许许多多灿烂夺目的文化,其中有些已经列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些历史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有些在民间流传,设立民族文化节,将为这些优秀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提供重要平台。

  (二)设立民族文化节是推进撤县设市进程的需要

  撤县设市是县委、县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五县战略”重要载体,也是我县提出的三大梦想之一,全县人民正在为之努力奋斗。文化建设是撤县设市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县文化资源丰富,充分挖掘、整理全县民族文化资源,并通过民族文化节的形式,集中展示、广泛传播,能很好地展现慈利文化内函,提高慈利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力推动撤县设市的进程。

  (三)设立民族文化节是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

  慈利是一个旅游大县,县委、县政府聚焦“对标提质、旅游强市”战略和“11567”发展思路,以建设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为目标,始终坚持“旅游旺县”战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设打造了大峡谷玻璃桥、五雷山道教胜地、朝阳地缝、万福和江垭温泉等一批旅游项目,推出红岩岭、禾田居山谷、四十八寨等15条精品户外旅游线路,今年,慈利又被评为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县。设立民族文化节,推进文化+旅游,集中展示慈利旅游发展成果、展示慈利丰富的旅游产品,凸显慈利旅游文化魅力,将会大大增加慈利县城吸引力,聚集人气,让更多的游客在县城停下来、留下来、住下来,为慈利旅游发展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二、设立民族文化节的比较优势

  (一)深厚的文化资源

  慈利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从未断代的具有丰富文化内容的历史文化大县,有白公城遗址、九溪卫城遗址、骑龙岗古墓群历史悠久的三大古文化遗迹,覃后、孙开华、唐牺支忠义仁勇的三大历史人物,自然门武术、板板龙灯、化胧灸世代相传的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家坪村、三王村、新坪村独具民族风情的三大特色村寨,慈利抗日阻击战、棉花山反围剿阻击战、《永不消失的电波》电影原型人物之一张沈川血火浇注的三大军事文化,五雷山道观、云朝山寺庙、青山寺庙香火兴旺的三大宗教圣地,杜仲系列产品、七姊妹辣椒、红薯粉丝绿色环保的三大特色饮食,江垭温泉、万福温泉、宜冲桥温泉健康宜人的三大养生温泉,慈姑传说、桩巴龙传说、毛菩萨传说特色浓郁的三大神话传说,渔浦书院、月川书院、两溪书院兰芷芬芳的三大书院,准堤庵、北门口、太坪巧夺天工的三大宝塔等十一大优秀文化品牌,有打硪号子、土地戏、还傩愿等独具慈利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有岩泊渡赛龙舟、薅草歌等古老的文化表演形式,有一大批享有盛名的文化名人,有一系列长期积累形成的特色饮食文化。这些文化内容为民族文化节的形成提供丰富的表现元素。

  (二)独特的区位优势

  慈利地处张家界东部、武陵山脉东部边缘、澧水中游,县城位于溇澧二水汇合处,是湘中和湘西地区人流、物流交汇的咽喉,在历史上是环周边洲、县区域的中心。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县域公路贯穿所有乡、镇、村和大部分的村民小组,境内交通网络体系健全,拥有航空、铁路、高速公路、水运在内的立体交通网络,慈利正成为区域交通的枢纽节点,可承接长株潭综合改革试验区、洞庭湖经济圈、重庆经济圈、武汉经济圈的辐射。

  (三)良好的群众基础

  慈利是一个少数民族过半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十多个民族生产方式、生活习性、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相互交汇,相互交融,形成了慈利特征,产生了正月十五上九节,二月初二花朝节,三月初三上巳节,六月初六晒衣节,六月二十三关夫子会,八月十五五雷山香会地方风俗节日,时代相代,生生不息。慈利人素有喜欢扎堆,“看热闹”“凑热闹”的习惯,各乡镇和部分村每隔五天一次的赶集日,每每人头攒动,异常红火。在县城设立一个一年一度的赶集日,并逐步打造成海内外知名的民族节,定会得到群众拥护,深受群众喜爱。

  三、设立民族文化节的几点建议

  (一)选择合适的时间

  将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作为我县的民族文化节较为合适。慈利人历来有六月六日晒衣被、吃狗肉,过六月六日节的习俗;六月六日,天气适宜,不冷不热,避开了严寒等极端天气,易于形成“狂欢”的浓厚节日氛围;六月六日,处于相对清闲时期,避开了农村生产繁忙季节和机关单位的年初、年终工作、生活较为忙碌的时期;六月六日离春节、国庆、元宵等传统重大节日较远,属节日空档期,可以挑动各方人士过节的热情。

  (二)采用俭节的形式

  举办民族文化节,坚持“政府引导、协会主导、群众自发参与”的原则。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宣传,维持秩序,城区美化、亮化等工作,待节日形成后,逐级向上申报,使之成为我县的一个法定节日;各群团组织、民间协会精心策划、科学安排,组织协会的团体、个人有序参加节庆活动;吸引本县群众、周边地区群众、外地人员自发参与其中,使之成为约定俗成的一年一次的逐步红火起来的独特民族节日。

  (三)丰富节日的内容

  根据慈利风俗习惯、人文特点、生活习俗、经济特征在民族文化节近期的三天或一周内科学安排节日内容。由民间协会组织抬毛菩萨、板板龙灯、划龙船、舞狮子等特色表演活动;由文艺单位组织广场舞和文艺节目集中汇演;由文体广新局部门组织武术比赛和各种体育赛事活动;由各企业和个体经商组织员工上街进行企业和产品的广告宣传;由相关部门组织餐饮比赛、展演活动;在县城区划出部分地段,让农村群众进城推销农副产品,让外地经销商临时经商。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逐步打造节日主题,形成一个像泼水节以泼水为主题、斗牛节以斗牛为主题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性节日。

来源:红网慈利分站

作者:政协慈利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秘书处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s://www.clxww.com/content/2018/01/02/772300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慈利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