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慈利县教育局聚焦“学位”这一民生热点,大力改善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学位不足的问题,科学改建、扩建、新建一批学校,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秋季开学,金岩芙蓉学校迎来第一批学生,共16个班740名学生。漫步在金岩芙蓉学校,整个校园里充满了全新的气息,新的教室、新的宿舍、操场,新的老师、同学、课堂,大山里的孩子们将在这里开启一段新的征程,向着梦想出发。
“我想成为一名军人,像白杨树一样守卫祖国的边疆。”“读完这篇文章,我想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外面广阔的天空看看。”“我希望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有贡献的人。”9月9日,在金岩芙蓉学校,八年级149班以课文《白杨礼赞》开启第一课,学习后,孩子们深受启发,引起了强烈共鸣,满怀梦想憧憬未来。
金岩土家族乡地处慈利县偏远山区,办学起点低、硬件条件差,优质学位缺口大,随着金岩芙蓉学校的建成,“上联名校,下联村小”的办学机制,让更多农村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家门口”读上了好学校。
金岩芙蓉学校校长莫才忠表示,“金岩芙蓉学校的建成,是民生大计与老百姓期盼的‘同频共振’,建成之后彻底改变学校以前老旧的办学条件,使我们边远山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城里面的优质资源。”
另一座掩映在青山间的阳和土家族乡渔浦小学,历史悠久,书香弥漫,朗朗读书声从院内传来,每周一节的国学课,如约而至。按照小而精、小而特的办学目标,学校改建后,学生们搬进了新教室,用上了多媒体。穿越百年,渔浦书院内,重焕生机,孕育新的希望。
“孩子们有了更好的读书环境,家长们也非常高兴,学生也比原来在板房里面多了七八十人。”阳和土家族乡中学校长周鹏飞说到。
零溪镇中心完小地处城乡结合部,以往这里的家长爱把孩子送到县城内读书。零溪镇中心完小经过改建后,环境优美,软硬件设施齐全,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需求。这学期,学校从18个班扩招到20个班,消除了大班额,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这也是全县改扩建乡镇寄宿制学校的一个缩影,今年,全县改扩建项目共投资4006万元。
零溪镇中学校长卓海英告诉记者,实施民生项目以后,学校的办学条件大幅度改善,孩子可以就近入学了,方便了老百姓,教育的满意度也大幅度提升。
近年来,慈利县教育局全力推动全域学位建设,优先保障基础教育学位快建、优建,提高学校设计建设标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学位建设驶入“快车道”。五年来,全县基础教育累计新增学位4570个。
“始终把教育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加快学位建设,大大缓解学位难的问题。”县教育局副局长李海平说。
从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到现代化教学,从上学难到上好学,从城乡差异大到逐步均衡发展,一步步跨越,是慈利县教育局把实事抓到点子上,办进群众心坎里的生动实践。开局“十四五”,踏上新征途。慈利县教育局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不断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打造教育民生幸福标杆,绘就慈利教育发展新画卷。(记者 唐小花 戴晓山)
来源:慈利站
作者:记者 唐小花 戴晓山
编辑: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