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慈利县溪口镇天湖村的油茶基地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在省农科院专家的现场指导下,村民们正抢抓有利天气,规范种植玉竹。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天湖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积极探索,也体现了当地在发展林下经济方面的创新实践。

天湖村地处慈利县溪口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在省委党校驻村工作队的积极推动下,天湖村创新性地构建了一种以油茶林为基础的复合生态农业模式,即“树上油茶果、林下中草药”,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为群众开辟了致富增收的新途径。

据天湖村党支部书记李法周介绍,村集体计划种植20亩玉竹,带动75户村民种植70余亩。玉竹种植后两到三年即可收获,预计亩产6000斤,收益可达3万元以上,这将为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省委党校驻村工作队自今年五月份进驻以来,将中药材种植作为产业帮扶的突破口,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工作队主动协调专项资金支持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积极联系对接省农科院,邀请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从选种育苗、规范栽植,到田间管护、病虫害绿色防治,全程跟踪服务。此外,针对种植户面临的种苗成本压力,工作队按照1500元至2000元/亩的标准落实玉竹种苗购买补贴政策,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推动玉竹、黄精等特色中药材种植产业在天湖村落地生根、蓬勃发展。

“我们还是希望有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以‘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不断扩大中草药种植规模、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户庭院经济,推动天湖村玉竹产业规模化、优质化发展。”驻村第一书记庞波表示。让产业扎根,更要让红利持久。接下来,驻村工作队将在抓实玉竹种植、提升科学管护水平的同时,积极引进中草药初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
天湖村的实践表明,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准帮扶,林下经济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这一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张婧婧
编辑: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