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慈利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全面掀起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热潮,着力挖掘、培育、推广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推进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共慈利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创新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比一比、晒一晒”竞赛活动。现将第三季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比一比、晒一晒”竞赛优秀志愿服务项目逐一展播,今天展播的项目是洞溪乡“顽瘴痼疾整治不放松,交通安全我守护”志愿服务项目。
【项目简介】
为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稳定,突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洞溪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顽瘴痼疾整治不放松,交通安全我守护”志愿服务活动。广泛组织志愿者在辖区内交通主干道、重点区域路段对不系安全带、车辆超员超载、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开展教育劝导,向驾乘人员宣传讲解相关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引导群众文明出行。全乡8支志愿服务队对全乡无牌两(三)轮摩托车、无牌三轮汽车、无牌电动车以及其他无牌、报废车辆的进行排查摸底,签订安全承诺书853份,登记隐患车辆215辆,安全劝导236人次,配合查处违法行为51起,发放宣传材料260余份,发放头盔50顶。志愿服务活动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形成了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项目纪实】
洞溪乡“顽瘴痼疾整治不放松,交通安全我守护”志愿服务纪实
为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稳定,突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洞溪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围绕交通整治工作,带领志愿者们持续发力,积极投入到文明出行、调查摸底、安全劝导、日常巡查等服务中,为洞溪乡交通整治工作强“底色”、添“气色”、增“亮色”,为营造人人守法、安全行车的良好氛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延伸宣传触角,奏响农村“平安歌”。
“大爷您好,骑摩托车只能载一个人,您这样太不安全了。”身着绿马甲的志愿者们在流量较大路口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来往赶集的村民们进行规劝,呼吁群众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为增强洞溪乡村民的交通规则意识和安全文明素养,洞溪乡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宣传+入户”两面开花的工作方式,保证交通安全宣传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同时各村通过电子显示屏、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村村响等多种方式,让交通安全宣传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引导广大群众参与支持交通顽瘴痼疾整治工作,通过创新宣传教育措施手段,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营造积极参与交通顽瘴痼疾整治的浓厚氛围,多措并举持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延伸宣传触角,把集中整治的“普通话”变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洞溪话”,让集中整治工作深入人心。
发放爱心头盔,聚焦安全“头等事”。
“怎么领头盔?”“给我也来一个。”“大家不要急,来我这里填表进行申领。”志愿者们耐心地为居民讲解爱心头盔的申领流程,志愿者们每逢场期会定时定点为村民发放“爱心头盔”,不仅如此,趁着每周五放学,志愿者们带着一大箱红色头盔在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宣传,不一会便看到一位大姐骑车带着女儿,并且两人都未佩戴头盔,志愿者在耐心向大姐和小朋友讲解不戴头盔带来的危害之后送出红色“爱心头盔”,同时也将宣传册交到小朋友手里,让她做一次小宣传大使。“爱心头盔”活动只是我们深入推进“带帽工程”的一个小小缩影,截至目前,全乡共开展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4场,发放50个“爱心头盔”和260余份宣传资料,志愿服务让安全保护到头更到心。
强化日常巡查,守护群众“生命线”。
为持续推进“戴帽工程”进一步深入人心,洞溪乡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各村志愿服务者、乡执法大队通过固定检查和流动巡逻相结合、集中查纠和突击查纠等方式,在主要交通干道和人流密集处,对过往车辆进行交通安全劝导并纠正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切实形成集中整治的声势,维护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环境,截至目前,已查处交通违法43起、未戴头盔21起、非法营运12起、非法载人10 起,戴帽率有明显提升。下一步,洞溪乡将持续推进交通顽瘴痼疾整治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相关工作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稳中有为,努力为辖区广大群众创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来源:慈利新闻网
编辑:张赛男